【28圈游戏】2024北京国际马拉松赛圆满落幕,埃塞俄比亚选手包揽男女冠军
2024年北京国际马拉松赛于10月20日清晨在天安门广场鸣枪开跑,28圈来自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万余名选手参与了这场盛事,经过激烈角逐,埃塞俄比亚选手特斯法耶·莱马和艾莎·穆罕默德分别以2小时06分45秒和2小时20分12秒的成绩夺得男女组冠军,延续了该国在长跑领域的统治地位。
赛事规模创新高,组织工作获赞誉
本届北京马拉松是28圈游戏自2019年以来规模最大的一届,参赛人数突破3万,其中包括200余名国际顶尖选手,赛事组委会在赛道设计、安全保障和后勤服务等方面进行了全面优化,起点设在天安门广场,途经长安街、奥林匹克公园等标志性地点,终点位于国家体育场“鸟巢”,全程42.195公里。
北京市体育局局长在赛前发布会上表示:“我们致力于将北京马拉松打造为世界级赛事,今年的赛道不仅展现了城市风貌,还融入了更多环保元素,例如使用可降解物料和增设垃圾分类回收点。”赛事期间,沿途共设置15个补给站,提供饮用水、能量胶及医疗支持,确保选手安全完赛。

非洲选手表现强势,中国选手创个人最佳
男子组比赛中,特斯法耶·莱马在30公里后突然加速,甩开肯尼亚卫冕冠军基普乔格,最终以2小时06分45秒的成绩刷新赛会纪录,赛后,莱马表示:“北京的气候和赛道条件非常适合跑步,观众的热情也给了我很大动力。”女子组方面,艾莎·穆罕默德凭借后半程的稳定发挥,以2小时20分12秒夺冠,这是她职业生涯的第三座大满贯赛事奖杯。
中国选手在本届赛事中亦有亮眼表现,男子组方面,李子成以2小时11分33秒获得国内第一,总排名第八;女子组张德顺则以2小时25分47秒刷新个人最好成绩,位列总排名第五,国家田径队教练组表示,这些成绩表明中国马拉松运动员的整体水平正在稳步提升。
业余跑者热情高涨,公益元素成亮点
除专业选手外,本届赛事还吸引了大量业余跑者参与,许多跑者以“健康跑”为目标,甚至有人cosplay成动漫角色或历史人物,为比赛增添趣味,赛事还特别设置了“公益跑”方阵,为罕见病患儿募集善款,最终筹得超过500万元。
来自上海的跑者王先生表示:“这是我第三次参加北马,虽然没能破四,但能和这么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奔跑,感觉非常棒。”另一位完赛者李女士则提到:“沿途的志愿者和市民的加油声让我坚持到了终点,这就是马拉松的魅力。”

科技赋能赛事,5G直播覆盖全球
本届赛事首次采用5G+8K技术进行全程直播,观众可通过多平台实时观看选手动态,组委会还推出了“智能手环”服务,选手可随时查询自己的心率、配速等数据,AI识别系统被用于快速核对选手成绩,大幅提升了效率。
国际田联代表在赛后评价道:“北京马拉松的科技应用为其他赛事树立了标杆,尤其是在选手服务和观赛体验方面。”
未来展望:赛事国际化步伐加快
随着北京马拉松的影响力逐年扩大,组委会计划在2025年进一步增加国际选手名额,并邀请更多世界排名前20的运动员参赛,赛事将深化与柏林、波士顿等六大满贯赛事的合作,推动中国马拉松运动走向更高水平。
北京市副市长在闭幕式上表示:“体育是连接世界的桥梁,我们将继续以马拉松为契机,展现开放包容的城市精神。”
秋日的阳光洒在“鸟巢”的跑道上,当最后一名选手冲过终点线时,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,2024年北京国际马拉松赛不仅是一场体育竞技,更成为全民健身与城市文化的完美融合。





